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铸就山东AI产业核心引擎
日期:2025-11-07 07:56:05   来源:星空网站

  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是2023年全市首个挂牌的新兴起的产业专业园区,总占地面积2918亩,以青岛智算谷为中心园区,向西联动海尔科创生态园、向北联动海信全球研发中心,重点推进青岛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、青岛智驾云工场以及国际数智港三大“园中园”,打造“一谷两翼三园”的发展格局。

  园区按照“13337”总体思路,即“打造全国一流的国家AI创新应用先导区”为总体战略目标,做实国创中心、智算集群、联通出入口局3大基础支撑,聚焦打造智能终端先进制造示范地、软件算法自主创新策源地、数据产业服务生态集聚区3大主攻方向,发力具身智能机器人、垂直领域大模型、海洋人工智能服务及装备3大特色赛道,聚焦智慧海洋、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、智慧城市、智能家居、生命健康、智慧金融、智慧文旅7大领域打造一批应用标杆示范场景,系统推进AI产业创新发展。打造山东省、青岛市AI产业的核心承载区。

  在载体建设上,高标准打造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展示中心,投用一汽解放(青岛)商用车开发院、东华软件副中心产业园等项目,园区载体空间总面积达到130万平方米。

  园区承接全市“10+1”创新型产业体系中人形机器人、海洋领域大模型、垂直领域大模型三大细分赛道,赋能无人装备、汽车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  2025年前三季度,新招引落地海尔兄弟机器人、灵图创新等补链强链项目40个,园区已聚集中科曙光、励图高科、自然语义、星图智慧等重点企业300余家,其中独角兽企业4家、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1家、省级瞪羚企业21家,构建起梯度培育体系。重点建设中关村硬创空间、浪潮AI产业研究院、青岛市AI大模型创新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,汇聚海洋动力-物理环境与智能感知全国重点实验室、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AI领域国家级、省级创新平台35家,助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。

  园区加强关键要素支撑,华为、中科曙光、国家海洋实验室、国创中心等算力资源在园区实现汇聚,可调度算力规模突破5000P;培育海尔智家HomeGPT、Euler大模型、琅琊泊海洋环境预报等37个行业垂域大模型,其中5个完成国家网信办模型上线个入选全省大模型重点产品库,形成大模型矩阵;联通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已开工建设,青岛数据集团已落户崂山,园区企业标贝科技的4D-BEV上亿点云标注系统入选国家数据局数据标注优秀案例集。

  2024年园区营收220亿元、增长30%,带动全区AI产业规模达到350亿元、连续两年增长25%以上,获批全省人工智能(智能装备)产业大脑建设试点、全省首批现代海洋特色产业(海洋人工智能)集聚区、全省未来产业加速园,也是全省首批数字产业集群、全省支柱型雁阵集群、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、全省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集群,链主企业中科曙光、歌尔微电子入选全省“头雁”企业,中科曙光、海信网科2家企业获评青岛市AI产业链主企业、数量位居全市首位。